找到相关内容3164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自知录

    谤斥诸天正神圣贤。一言为一过。斥邪救迷。出于真诚者非过。  △ 礼佛失时为一过。因病因正事非过。荤辛酒肉触欲。失时为五过。六斋日犯者加一倍论。  △ 毁坏三宝殿堂床座诸供器等。所值百钱为一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95969206.html
  • 星云法师:如何实践佛法

    成就他人忏悔。   5.用感恩报德的心忏悔。   6.以礼佛谢罪的心忏悔。   三、忏悔的功德与忏相   忏悔不但可以灭罪,而且可以增福。依经典记载,忏悔可得五种福德:   1.终不远离一切圣人。   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72769462.html
  • 论陕西佛教文化及其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

    个人的专称,也不是独一无二的偶像,佛是一种境界,一个目标,众生只要相信这种说教,便会产生“愿”,由“愿”而生“行”,由“行”而至“果”,人人都有成佛的希望。佛教徒的礼佛、礼塔、诵经等等,最先只是为了借此...

    陈景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92469537.html
  • 关中创立戒坛图经(并序)

    面西而立。威仪教授师从南面东阶却下。引向西阶道上。至下层上便东回北转西出。又东面北作行。礼佛三拜已。互跪听经讫。维那又引。至南面东阶。却行而下。出界外行立。若未解威仪折旋俯仰者。令知法维那一一指授。...

    道宣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02369594.html
  • 释门归敬仪

    法体以明心也。终穷至实毕到斯源。随流赴感还宗了义。故佛以法约定权机。何以知然。且如欲有乱善(礼佛诵经观想念佛等。并是世善不能出有)体封下界。经中有说为不动业及以成佛并非了义。以此凡愚少厌欲苦。令...天子太子有所称谓。不敢及形或称乘舆车驾。或云陛下殿下。皆敬仪一也。然中边行敬其家不同。此土设敬远拜为重。天竺设敬近形接足拜乃为至极。故经中陈如久不见佛。来礼佛已以面掩佛足上。斯则头面礼足之相具也。善见云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03069603.html
  • 台密的主要修持仪轨(1)

    》卷6)。灌顶后,授三昧耶戒。阿阇梨引弟子入护摩坛,传五古印,授金錍、明镜、宝轮、法螺等。反复礼佛、教诫后,供养回向,仪式方告结束。   修台密之高僧大德,除曾在密坛中受过金刚界和胎藏界灌顶外,还曾...

    朱封鳌 等编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03369607.html
  • 现代著名佛学家——王恩洋先生的一生

    1894——1968)等人。  1924年,他因心多烦恼致病,终日礼佛发愿,行忏悔,由于用功过度,久之又得了吐血病及疟疾,不得不住杭州休养三月。病中仍坚持在杭州佛学联合会与大勇法师一起讲经说法,闻者无不感动...

    李豫川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05069623.html
  • 论刘勰理论创造人格形成的个人因素

    ,在那时显然是接近上流社会的一个方便法门。刘勰是不甘人下之人,在“无由自达”的窘境下入寺学法,既是无可奈何的事,又不失为一种最好的选择。从这样的角度去看,刘勰是因为家贫,还是要避租税,或是虔诚礼佛,这...

    杨文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71670063.html
  • 敦煌遗书S.2838《维摩诘经》的题记研究

      至第四日,王觉法师气息渐惙,深生愧惧,乃稽首礼谢云:“任法师西行,乞垂早食。”法师恐其不实,要王指日为言。王曰:“若须尔者,请共对佛更结因缘。”遂共入道场礼佛,对母张太妃共法师约为兄弟,任师求法...

    钱伯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32070169.html
  • 如何信佛、学佛才能富贵吉祥

    ,又记不起斋戒之日应该斋戒、烧香、供灯、礼佛,而且还动不动瞠目大怒、谩骂、口出恶言、诅咒、挑拨离间,心里经常怀着对他人的憎恨和嫉妒,还让别人杀生,看到经书和佛像也没有恭敬、虔诚之心。如果他有经书,就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51770280.html